目前,有幾種被認可的做法可用來限制熔融聚合物簾流(從片材擠出模頭退出并在夾緊輥之間形成滾動的熔體料壟)的整體寬度。除了上面提到的內部和緊壓墊片調幅桿外,外部調幅桿也是常用的一種調幅方法。但是,它們突出于片材擠出模頭的外表面,往往會增加模頭出口到輥距間隙的距離。雖然如此,外部調幅桿可提高輥架的整體線速度,并在“牽伸”現象的作用下降低熔融簾流的寬度。
pe復合管生產線對于薄型片材的加工而言,通過牽伸來降低片材寬度的方法并不十分理想,因為這會增加熔體簾流和邊緣條的厚度,產生更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過度的片材取向和尺寸的穩定性問題。另外,厚邊緣條的暴筋使其難以保持熔體料壟的均勻性,導致難以在片材的整個寬度范圍內進行適當拋光。
輥的構造及質量
想要適應具有更高輥載荷的運行條件,適當的輥設計和構造是必需的。薄型片材的生產需要高品質的輥和一個能夠在高輥載荷下精確運行的系統,尤其重要的是輥軸頸和軸承。C1球形圓錐滾柱軸承能夠提供非常高的操作精度,產生12.7μm或更小的總指示偏轉(TIR)。輥軸和軸承軸頸必須設計合理,同時輥殼的整體構造和式樣也必須能夠在極端載荷下進行精確旋轉,因為在薄型片材的加工中,輥載荷高達175000N/m的生產條件是非常常見的。
除此之外,輥的表面處理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粗糙的輥表面處理會導致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而高質量的輥表面處理有助于減少這些問題的產生。通常情況下,推薦進行高度拋光(0.5Ra)的鍍鉻超級降低表面處理。